课程代码:SSG00035
英文名称:Cultural Heritage and Law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课程类别:社会科学
授课对象:非法学院本科生
开课单位:法学院
授课教师:周超副教授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对《世界遗产公约》《文化多样性公约》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公约的出台背景、制定经过以及相关制度内容的介绍,使学生对文化、文明及其最高成就——文化遗产和制度文明——法律之间关系有所了解,让其认识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及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正确认识文化权利与经济权利、思想自由与制度限制、历史与文化遗产之间的关系,以培育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意识。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解读和分析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国内、国际热点事件与问题,具体涵括解释和分析文化、文明、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外延;说明文化遗产分类与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方法;评说武装冲突中的文化遗产与文化遗产的保护、进出口管制等;介绍海外流失文物返还相关事件以及与文化遗产相关的各主要国际公约与国内法等。
参考教材:
(1)【德】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三联书店1998年版;
(2)国际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与年轻人》,上海三联出书店2001年版;
(3)【日】大沼保昭:《人权、国家与文明》,三联书店2003年版;
(4)【美】罗伯特·路威:《文明与野蛮》,三联书店2005年版;
(5) 【英】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 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7)单霁翔:《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王云霞:《文化遗产法:概念、体系与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9) 王云霞:《文化遗产法学框架与使命》,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年版。
(10) CCTV、BBC、NHK、TBS、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Discovery Channel、History Channel等制作的文化遗产纪录片等。
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以考查方式进行,具体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进行考查。
考查写作题目为“我与文化遗产”、也可自拟但须与文化遗产保护有关;课程论文字数不低于3000字。
本课程考核辅以课堂讨论、适当平时作业和考勤约束机制,不定期不定时签到,缺签三次及其以上者无成绩。